近幾年,“智慧水務”這個詞非?;馃?,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水務?我們又為什么要做智慧水務?目前的智慧水務又存在哪些誤區呢?
一、什么是智慧水務?
關于智慧水務,目前并沒有什么標準定義。通用定義:以創造用戶價值為目標,利用傳感器、物聯網等新技術,將水務系統中的設施設備與人進行連接,形成水務物聯網。然后對海量數據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,并提出相應的輔助決策建議,使整個生產、管理和服務達到“智慧”的狀態。
但是,由于環境的局限性,該定義還不夠全面,新技術不只限于傳感、物聯、大數據分析,在水務生產、運營和服務等領域有很多新技術。
例如:生產:工藝優化、智能監控、科學調度、節能降耗等; 運營:地理信息、在線監測、模擬仿真、優化運行、管網診斷、資產評估等; 服務:移動抄表、水表監測、營銷服務等。
城市供水管網
二、為什么要做智慧水務?
這里面既有政府的引導和推進,也有供水公司希望借助技術手段提高管理水平、提升經營效益的良好愿景,也有專業公司利用先進技術為供水業務提供方便、智能、快捷、科學服務的客觀背景。
例如:1、運營成本需要優化;2、城市發展對安全(供排水)的需求;3、人員的變化(包括人工成本的上升)與組織架構的調整;4、信息化技術落后,如管理系統較多,數據共享困難,數據利用率較低等;5、城市供水設施面臨著老化(特別是供排水管網設施),管網更新決策需要更加的科學合理;6、水務企業面臨更加嚴格的政策監管(如水十條:漏損率)和城市發展及更新的動態變化中的用戶需求(服務的保障、水質的提升)。
三、智慧水務有哪些誤區?
智慧水務的誤區:1、建立了監測系統,并不等于實現了智慧水務。
例如:(1)實現了水表監測,對大用戶水量大數據分析,甚至提供免費或增值服務,是不是智慧水務?答案:不是。(2)建立管網監測系統,對管網中的壓力、流量、水質進行監測,并大數據分析,是不是智慧水務?答案:不是。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水務,只能說是智慧水務的一部分。
2、智慧水務的目標:通過技術應用有效提升管理水平,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。能夠對海量水務信息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,并做出相應的處理結果輔助決策建議,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水務系統的整個生產、管理和服務流程,從而達到“智慧”的狀態。
通過以上的介紹,大家應該對智慧水務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提高,如果您覺得有興趣,歡迎收藏哦!